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"處,止也,暑氣至此而止矣。"處暑的"處"是指"終止",處暑的意義是"夏天暑熱正式終止"。從處暑開始,天氣逐漸轉涼,但有些地方氣候仍然濕熱。
處暑養(yǎng)生:重在養(yǎng)陰護陽
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,適當秋凍;飲食宜多食滋陰潤肺食物,增酸少辛;還可以通過爬山、做健身操等進行鍛煉,以排除夏季郁積在體內(nèi)的濕熱;更要注意護好肚臍,避免寒氣入體,誘發(fā)疾病。
飲食:注重清潤、增酸少辛
暑、濕、熱、燥交結在一起,人很容易生病。不少朋友已經(jīng)開始出現(xiàn)頭發(fā)枯燥、皮膚緊繃、眼睛干澀、咳嗽、大便干結等問題,這些都是燥氣傷肺的變現(xiàn)。秋氣應肺,肺喜潤惡燥。因此,處暑飲食養(yǎng)生應注重“清潤”二字。
多吃鮮嫩多汁的瓜果
秋季是瓜果豐收的季節(jié),此時我們可以多吃黃瓜、西紅柿、胡蘿卜、甘蔗、馬蹄、葡萄、雪梨、柿子、柑橘等甘潤多汁的時令瓜果,清涼潤燥,補充人體缺失的水分,還可以為身體補足各種維生素、礦物質等營養(yǎng)成分。
多吃滋陰潤肺的食物
芝麻、核桃、鮮藕、蜂蜜、梨、百合、銀耳、玉竹等滋陰潤肺的食物,可以在秋季多吃些。但要注意,梨、藕性涼,最好煮食。
玉竹:性甘、微寒,歸肺,胃經(jīng)。具有養(yǎng)陰潤燥,生津止渴之功效。用于肺胃陰傷,燥熱咳嗽,咽干口渴,內(nèi)熱消渴。
建昌幫炆玉竹,嚴選道地藥材,經(jīng)獨法炮制后,組織飽滿、肉質軟糯、果脯口感,可煲湯、煮粥,也可即食。
另外,日常飲食中仍要多吃酸味食物,少吃油膩辛辣,避免上火等問題,加重秋燥。
起居:應早睡早起
處暑開始,暑氣消退,晝夜溫差變大,此時應早睡早起,保證睡眠充足,早睡可避免秋天肅殺之氣,早起則有助于肺氣的舒暢。
衣著:適當秋凍
處暑時期,暑熱尚未完全退盡,此時不宜過多過早地添加衣服。
“秋凍”是為了讓身體能夠適應由酷熱暑天到寒冷冬季的一個過渡,但要因人而異,老人和小孩抵抗力弱,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,應該及時增減衣服。
保暖:注意護好肚臍
肚臍是人體最薄弱的部位,對外部刺激非常敏感,最容易感染風寒疾病。
若防護不當,寒氣都很容易侵入人體,引起消化、生殖等系統(tǒng)的疾病。因此,除了根據(jù)天氣變化增添衣物、晚上睡覺注意覆蓋腹部外,還可以通過按摩肚臍來養(yǎng)護身體。
運動:適當鍛煉必不可少
處暑時節(jié)天氣漸涼,運動鍛煉可以選擇爬山、健身操、散步、太極拳等強度比較溫和的方式進行,可以增強心肺功能,還能起到排出體內(nèi)濕熱、緩解秋乏的作用。
電話:0794-7222866 | 地址: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第三工業(yè)園區(qū)
建昌幫藥業(yè)有限公司 | 贛ICP備17004214號-1